ACE阻尼器-轮廓

  • 窟里常有疑难杂症还好有敦煌师父们缝缝补补
窟里常有疑难杂症还好有敦煌师父们缝缝补补

窟里常有疑难杂症还好有敦煌师父们缝缝补补

  今年10月刚刚上线的《敦煌师父》第二季就是阿杠最近刚发现的宝藏纪录片,已经忍不住边看边安利了。

  开播以来,这档节目的豆瓣评分一路从8.2飙升到8.6,可见节目内容的质量已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认可,最近想看点什么疗愈一下自己的话就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入坑这档节目~

  以往我们想到敦煌莫高窟的时候,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可能都是莫高窟里的壁画或者塑像,但很少会想到那些文物都经历了些什么才能成功地走过历史长河被我们看到。

  《敦煌师父》的制作组就留意到了这一点,把镜头转向那些负责文物修复工作的一线文保人员,让屏幕外的我们有机会了解到他们的工作日常。

  前两期节目讲的是壁画修复,负责196窟修复工作的修复工程师杨韬师父是故事的主人公,一开场就遇到了很罕见的棘手问题——发现了一处长达1.2米的大面积空鼓 ↓↓(简言之就是里面空了一大块,稍不谨慎就非常有可能造成壁画大面积脱落)

  类似的大小“病害”在洞窟里其实还有不少,在风沙、湿度等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经常是大病小病不断。

  杨韬把他们自己比作壁画的医生,像照顾年迈的病患一样去照料这些经历过衰老的历史文物,每天要做的除了修修补补,还有精心的维护和排查,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

  像这种把摇摇欲坠的壁画碎片贴补回去的修复工作,看得阿杠全程屏住呼吸,总感觉一不小心就要碰掉一块…

  想做好一个壁画医生,不仅要有足够精湛的修复技术,还得足够细心、有耐心,甚至心理素质都得过硬 ↓↓(手不能抖是真的)

  而在他们每天面对的疑难杂症里,时不时还会出现一些意外之外的难题,比如一些随时闯入的小动物、神秘昆虫,乃至微生物。

  它们中的一些虽然小到得拿显微镜才看得出来形态,但留下的排泄物等都会对壁画造成不小的污染和损害 ↓↓

  又或者是在打开前人修复过的“旧伤”时,猛地发现了一些来历不明的木楔子,直接打乱了他们的修复计划 ↓↓

  不过经过杨韬团队的深入了解,这些木楔子其实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草率,而是上一代修复人员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努力守护过这些文化瑰宝的记录,也是文物修复技术进步的见证。

  如果没有之前一代代文保人的抢救性修复,很多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壁画很可能都已经早早地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了,更难有当下这种预防性保护的机会。

  除了有许许多多像杨韬这样为壁画排查并竭力修复病害的修复工程师和科研人员,还有很多青年画家也在为莫高窟的守护工作积极探索,《敦煌师父》第二季的第二个故事就把镜头转向了敦煌研究院美术所里负责复原临摹壁画的青年画家们身上。

  对于外行人来说,可能不太懂复原临摹壁画这一个项目的难度,实际上复原的那一步的难度远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大很多。

  那些壁画在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之后,很多颜料都早已经氧化变色、发黑,还有些颜色古人在绘制的时候就采用的是混合色,现代的仪器也无法精准辨别。

  要怎么在那些“五彩斑斓的黑”里找回壁画最初的色彩,又要怎么样才可以解决色彩无法统一的情况,这都是摆在青年画家们面前的巨大挑战。

  为了尽可能找到铅丹氧化前的本色,画家们只能一点一点去试,试出来的颜色太暖、太艳都是常见的情况,一次不对就再调再试 ↓↓

  光是制作一种颜色的色标卡,仅仅是粗略一做就能做出八种以上,更别说细化下来能有多少种了。

  对于阿杠这种平时看口红色号都觉得像“鬼打墙”的色彩小白来说,真的很难想象这些负责壁画复原工作的画家们的工作量…专业度、对色彩的敏感度和把控力以及耐心也都是缺一不可的 ↓↓

  复原工作还有个难点在于,即使某一位画家试出了他觉得比较理想的颜色,但是别的画家还会有不同的见解。

  而且现在复原使用的颜料同样存在着变色的问题,是怎么尽可能地让颜色保存久一些,以及要怎么在大家分工协作的过程中找到一个色彩的和谐点,这也都是需要这些青年画家们去用心考量的问题。

  有壁画修复、美术临摹这两大领域的内容,文化弘扬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第五期开始展开的敦煌讲解员们的故事就给观众带来了另一个视角的震撼和感动。

  说起来,对于许许多多去敦煌莫高窟旅游的游客来说,敦煌的讲解员们其实是最常能接触到的工作人员了,但相比壁画修复师和复原画师们来说,可能比较少会有人会把讲解员们和文保工作联想到一起。

  而且在一些游客眼中,讲解员们的日常似乎只是在进行一些简单的背诵工作,没什么特别,他们也常常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群体。

  但通过明白他们的工作日常就会发现,实际上他们也是敦煌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这些经常被忽视甚至被轻视的讲解员,其实也正在用他们的知识储备和努力让莫高窟的文化和魅力可以更长久地传承下去。

  为了能够让游客们在这趟旅程中不虚此行,讲解员们要准备的东西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多,旅游旺季的时候一天至少带两三场、忙到连轴转没空吃饭都是他们工作的常态。

  因为游客们的提问是不可控的,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讲解的准确度,以及即时有效地解答游客的问题,除了必备的讲解知识和相关技能,他们平时也需要阅读和记忆大量的文献资料、听专家的讲座,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说真的,以往看人文历史类的纪录片,记住的更多是那些大维度的历史画卷,《敦煌师父》最难得的就是把视角都聚焦在了以“中生代”为主线的文物工作者身上。

  在杨韬、韩卫盟、刘文山、边磊等等敦煌师父们身上,能清楚看到他们对于敦煌文化的热爱和对疑难杂症的探索精神,专注细心的工作态度、稳定的心态等等都让他们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发着光。

  与此同时,就像他们的师父曾经带他们那样,他们也正在通过手把手带徒弟的方式,把这些文保有关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的徒弟们,和徒弟们之间的师徒情感关系也是传承的一部分。

  而且当他们回归生活中时,他们也大都是一些很平和且积极的人,有着各自寻找自我价值的方式。

  收工回家之后的一碗拉条子、趁工作间隙猛“炫”一口的西瓜泡馍…都能让他们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意。

  而在这些一笔一划、不紧不慢的工作和生活日常里,没有刻意去歌颂伟大,也没有去放大辛苦,而是通过记录那些平凡的文保日常展现了他们对文保工作本身的热爱。

  这就像导演感慨的那样,很担心敦煌师父们会在镜头面前cue到“使命”之类的宏大字眼,但好在他们没,他们只是用无数个朴实无华的细节展示了他们的“普通”,反倒是让他们的故事显得格外鲜活动人。

  能够在当下这种快节奏的时代里摒弃浮躁,用一辈子去做好一件事,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件伟大的事了。

  这一季也继续突破了以往敦煌主题的纪录片惯式,从宏大叙事到聚焦个体,这种视角的转变让新时代的文物工作者们的工匠精神得以更直观地展现,他们的平凡和伟大自然也能给观众带来更深刻的感受。

  《敦煌师父》作为网播的纪录片,不仅视角新颖、语言更年轻化,在节奏上也更为轻快,把每期的时长调整在20分钟左右,两期讲完一个故事,让对敦煌感兴趣的观众可以更轻松地走进这片人文世界。

  贵州茅台作为这档节目的匠心传承官,出现的方式很巧妙。一次是出现在介绍微生物作用的时候,一次出现在讲述飞天渊源的时候,在内容上实现了品牌和敦煌IP的深度结合。

  从这种露出方式里就看出来,茅台选择和《敦煌师父》合作,最大的目的并不在于转化率,而是秉持着“让传承的更传统,让创新的更现代”的理念,从品牌内涵的方面出发,和敦煌IP实现更深层次的文化共振。

  说起来,茅台与敦煌本身就有十分深厚的文化渊源,飞天商标的灵感就正是源自敦煌壁画,而茅台所处的贵州,也曾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所以这次的整个制作的步骤,不仅是节目组在敦煌IP上的一次深度挖掘,更是茅台自身就品牌故事和敦煌文化的一次有机融合,连续两季的合作也映证了这种平台纪录片商业化的可行性。

  这样尊重内容、共融双赢的合作模式,也给其他纪录片的商业化之路提供了一些正向的参考。

  眼看着这一季的故事也即将讲完,但想要让敦煌壁画可以长久地留存下去,那些守护人们修修补补的工作没有终点。

  面对一批又一批来到莫高窟的游客,讲解员们的工作也是进行时,学习之路永无止境。

  新来的实习讲解员们能否像老一代讲解员们那样可以游刃有余地解答游客们的提问?他们会怎样在这份工作里找到自我价值?还有哪些难题等着他们?